理解会计报表

会计的基本程序:确认 计量 记录 报告

设想一下你现在需要记账,重点需要记什么?
你现在有房子,车子,钱……
你还有一堆债务,比如张三欠你的钱,李四借了你的车没还,你欠银行或者支付宝的钱。

第一步确认,就是你要把这堆数据根据属性确定它的分类,将什么东西作为什么。
比如房子,车子——固定资产
钱——货币资金

第二步计量,计量是用货币或其他量度单位计量各项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(一般是货币)
,就是你要弄清这些东西都值多少钱记下来。

第三步记录,就是照实记录下来

四步报告, 将结果统计出来并且总结现阶段的财务状况

所以很容易理解会计的流程。

借贷记账法

日常记账的时候,你不会这么记电脑——10000,你一般这么记花费10000块买了电脑。因为你想要财物的流向。

日常会计也是这么记得。
凡是到你这里来(流入)的财物就统统记做,凡是从你这离开(流出)的财物就记作

上面的例子就可以记作:
借:电脑1台
贷:10000

同样的张三欠你钱200
你要这么记

贷:货币资金 200 (当然如果你是转账,钱在银行,一般记作贷:银行存款)
借:应收账款 200

你发现了没,只要你不出错,借方和贷方的金额理应永远相等。

三张表

一般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有3张,分别是: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

先说资产负债表:资产负债表主要是记录你的资产、负债所有者权益。
根据借贷记账法
资产:总是流入的,借方
负债:总是流出的,贷方
所有者权益:总是流出的,贷方

由于借贷相等,所以:

资产 = 负债+所有者权益

怎么理解蹦出来的三个名词

你可以把公司比作一个单独的人(法人)
开始的时候什么也没有,就是0
然后股东们注入资本

在公司的视角,有流入,就记借方,无论流入了什么,不论是现金,还是买了房,买了器材都是资产。
那公司失去的是什么呢,公司的所有权,流出记贷方。这个所有权就是所有者权益。
负债是未来要还的东西,你可以想象是公司现在暂时借用别人的一些东西,这些东西是流入,所以是借方,现在记到资产中。但在未来得还回去,那么就负债是未来的流出,记做贷方。

那按道理统计一张表就可以表明公司现在的情况,为什么要三张表?或者说另外两个表有什么作用?

确实负债表已经可以表明公司的状况了。
利润表是讲清所有者权益的变化,可以理解为股东的小账本

利润表主要有两个方面构成:费用收入
费用:使所有者权益减少
收入:使所有者权益增加
所以作为股东,所有者权益才是一个公司股东应该关心的最核心的东西。

现金流量表的作用是解决现金和确认收入费用有时间差点问题。

举个例子,公司生产了一辆汽车。成本1w,卖给张三11w即收入11w。
汽车制造每个步骤都要花钱,假设一年一结。
张三做的是贷款,收到需要2个星期。那么当下公司只能收到一个张三的借条。

记账流程是收入-成本=所有者权益10w
这个借条是流入放入资产,应收账款加11w
成本是流出是负债,应付账款加1w

但是这里有个问题
在卖出车的时候实际所有者权益并没有增加啊,是到收回货款的时候才增加的。
在造车的时候实际所有者权益也没有减少,是到一年后结账的时候才减少。(简单的例子,剔除工资税)
为了记账我们需要提前确认所有者权益。
这就出现个时间差的问题。这有什么影响呢?

所有者权益和现金无关。
资产负债表无法表达在短期内有没有足够现金去应付开销。

而现金很重要。
如果把公司比作一辆车,现金就是这辆车的能源。
我想知道这辆车的油耗,这辆车的存油。知道这些才能预测他跑多远,跑多快。
于是,现金流量表就应需而生。

会计报表是用来描绘公司的具体经营情况的工具